汉字百科 | 2021年08月30日13:54:41 | 阅读:358 | 评论:0
在人生的旅途中,有不少事让我受益匪浅,但只有掰玉米对我的影响最大。
那天的早上,我正在悠闲地看着电视,妈妈在卫生间里洗衣服。妈妈说:“晨龙,等我衣服洗好,我们一起去掰玉米,好不好?”“好!”我兴奋地回答。
到了玉米地,一眼望去,到处是金色的海洋,一望无际,一阵风拂过,“海面”上出现了一层层金色的波浪。我们开工了,我见妈妈这么快就掰了一大堆玉米了,那么轻松,而且也没出汗,我就跃跃欲试。我使劲一掰,可玉米却还藕断丝连地连在玉米杆上。我又使劲一扯,还没掰几个,就累得筋疲力尽了。我坐在旁边的草地上休息,百思不得其解,为什么妈妈掰,就很轻松,还比我快多了呢?带着这个疑问,我在旁边观察妈妈的一举一动,终于得出了结论,妈妈先把玉米折下去,转一圈,不费吹灰之力就地掰下来了。我试了试,真的,又省力又快。我和妈一起掰,过了好一会儿,终于掰完了,我们都满头大汗,却很开心,因为汗是劳动的甘露,我们满载而归。
回家后,奶奶给我们做了好多美味佳肴。掰玉米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,事事有技巧,蛮力不可靠。
现在可是秋收时节,我们那里种的作物主要是玉米,或者都是玉米了,至于大豆、花生、、红薯、棉花等等,都被大家跑在脑后了,为什么呢?农村里的劳动力决定的,从事种植的依旧是父辈,我们这一代并没有接过他们手中的农具,都奔波在外,其实,他们现在也不是转职种地了,也都在县城或者其他城市的工地上从事着最重的体力活,每到农收时节,回到家中忙活。还好,现在的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,我爸在家主要是开着四轮拉玉米,当然这是需要一定的费用的,并且费用不会随着收割机数量的增多而降低,而是稍有增加,至于原因就是钱的含金量有所降低。
这些只是现状,不过还是最想念当吃苦的日子。以前都是纯人工的,一棵棵地掰,由于当时已经存在外出打工的情况,但是又不会在秋收的回来,因为工作不好找,如果回家收玉米,就意味着工作的丢弃,所以就必须做出取舍。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都在外打工,于是就会两家结合,一起掰一起拉。玉米的高度超过人的身高,进去了只能在外面听到声音,看不到人影,这时的气温并不是太高 ,但是中午的时候还是很热的,穿的过多不行,穿短袖更不可取,因为在玉米地中被叶子刮到的话,疼是一方面,主要的是痒,难受。掰下的玉米,往往都是找袋子装着,不能乱扔,等下还要拉回家,怎么拉?架子车,一趟趟地,田地中地路并不是平坦的,坑坑洼洼的,当拉的玉米过多的时候,车轮就会陷进去,这也就是需要两家结合的原因,需要人推,同时地多,需要的次数也多,如果只有人拉车子,没有人掰玉米,效率是很低的,必须要合理分配。就这样,玉米从地中拉回到家里,还有的田地距离是挺远的,费时。玉米虽所拉回家了,可是玉米秸秆还在地里立着呢,这时候就需要用铁锹一个个来处理了,效率是多少,可想而知。
玉米拉回家就算完了么?当然不是不是的,还没有剥呢,白天处理玉米秸,晚上剥玉米,院子里的灯开着,秋天了,还是很冷的,就把厚褂子穿上了,一般都是剥到十一二点,或者下半夜,没有具体的时间。玉米剥好了呢?剥好的玉米分为两种,一种是需要变号挂起来晒干,另一种光秃秃的,需要找一块空地晒。剥玉米的时候,虫子很多,蟋蟀也又很多,夜越深,蟋蟀的叫声越清澈。至于晒干的玉米如何处理,那就远了,一般都是很久之后才收拾他们。
我还是很想回家收玉米的,毕竟是很累的。
本文标题:掰玉米皮日记-掰玉米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hahyczj.cn/428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章是 汉语拼音学习网 的原创文章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本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