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岁,拼音是shǒu suì,指的是:农历年最后一天,也就是每年三十除夕之夜,终夜不睡,送旧迎新,叫做守岁。
除夕守岁的习俗是中国自古以来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。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:年长者守岁为“辞旧岁”,有珍爱光阴的意思;年轻人守岁,是为延长父母寿命。
守岁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,百姓点起蜡烛或油灯,通宵守夜。如今,有的地区依旧有在除夕之夜,团聚一起吃过年夜饭,围坐炉旁闲聊,通宵点灯照明的习俗。
守岁出处
西晋的《风土志》记载:除夕之夜,各相与赠送,称为“馈岁”;酒食相邀,称为“别岁”;长幼聚饮,祝颂完备,称为“分岁”;大家终夜不眠,以待天明,称曰“守岁”。
守岁书证
唐·孟浩然《岁除夜有怀》诗:“守岁家家应未卧,想思那得梦魂来。”
宋·朱淑真《除夜》诗:“穷冬欲去尚徘徊,独坐频斟守岁杯。”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三》:“半途,失足堕枯井中。既在旷野僻径,又家家守岁,路无行人,呼号嗌乾,无应者。”
徐玉诺 《一只破鞋》中:“守岁一般将一夜熬过去,我们又冷又饿,正要预备些热水喝,忽然县知事又来了,立逼着我们上城。”